登录  
 加关注
   显示下一条  |  关闭
温馨提示!由于新浪微博认证机制调整,您的新浪微博帐号绑定已过期,请重新绑定!立即重新绑定新浪微博》  |  关闭

 

 

 
 
 

日志

 
 

声母:区分zh、ch、sh与z、c、s  

2009-05-29 13:09:44|  分类: 语音学习 |  标签: |举报 |字号 订阅

  下载LOFTER 我的照片书  |

标  题:声母(节选)

转载来源:中国汉语言文学网-现代汉语-声母

原始发布时间:2007-10-18 18:05:41

2、区分zh、ch、sh与z、c、s

(1)区分zh、ch、sh与z、c、s的读音
   zh、ch、sh与z、c、s的区别在于发音部位的不同,zh、ch、sh发音时舌尖翘起来,顶住硬腭的前部,然后再放开,气流慢慢摩擦而出(zh、ch);或者舌尖翘起,靠近硬腭,气流摩擦而出(sh)。而z、c、s发音时舌尖是顶住上齿背。一个卷舌,一个不卷舌。zh、ch、sh与z、c、s不分的情况,分布的地区比较广,东北方言、西北方言的太原等地、江淮方言和西南方言的大部分地区,都有此现象。
(2)区分读zh、ch、sh与z、c、s的字
  区分读zh、ch、sh与z、c、s的字,要经常翻阅《zh、ch、sh和z、c、s对照辨音字表》,注意广播电视中的发音,逐渐形成习惯。由于zh、ch、sh的来源非常复杂,与z、c、s交叉的情形很多,所以一般不能根据谐声来区分zh、ch、sh与z、c、s。
  赵元任《施氏食狮史》:“石室诗士施氏,嗜狮,誓食十狮。氏时时适市视狮,十时,适十狮适市。是时,适施氏适市。氏视是十狮,恃矢势,使是十狮逝世。氏拾是十狮尸,适石室,石室湿,氏使侍拭石室。石室拭,氏始试食是十狮尸。食时,始识是十狮尸,实十石狮尸。试释是事。”
  全部用shi这一音节的字写成,是一个极端的例子。

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

5、全浊声母的改读
  全浊声母指那些古代读成浊音的塞音、塞擦音和擦音,它们在北方话中一般都变成了清声母的字,而在一些南方方言中还有保留,如吴方言、湘方言等。这些方言区的人需要将这些浊声母的字改读成同部位的清声母,其规律如下:
  1、平声送气,仄声不送气。中古清声母的字有送气、不送气两套,而全浊声母只有一套,在变入清声母的过程中,以声调为条件,平声变送气音(全清),仄声(上声、去声、入声)变不送气音(次清)。如“同”和“洞”古代同为全浊声母[d]字,只因“同”为平声字,所以变为送气的次清t[t‘],“洞”为仄声(去声字),所以变为不送气的全清d[t]。
  2、平声字读成阳平,上声、去声字读成去声,入声字也读成阳平。这样就形成了这样一种情形
  全浊声母平声——送气阳平
  全浊声母上声——不送气去声
  全浊声母去声——不送气去声
  全浊声母入声——不送气阳平
  发音时舌尖顶住上齿背,软腭和小舌翘起,堵住鼻腔通道,肺部呼出的气流通过喉头,但不振动声带,然后舌尖与上齿背离开一条缝隙,气流摩擦而出,形成先塞后擦的发音。例如“祖宗”、“造作”。

zh []舌尖后、不送气、清、塞擦音。
  发音时舌尖翘起,顶住硬腭前部,软腭和小舌翘起,堵住鼻腔通道,肺部呼出的气流通过喉头,但不振动声带,到达口腔,然后舌尖与硬腭前部离开一条缝隙,气流摩擦而出,形成先塞后擦的发音。例如“真正”、“重镇”。
ch []舌尖后、送气、清、塞擦音。
  发音的情形与zh[]相同,只是发音时气流较强。例如“出处”、“拆穿”。
sh []舌尖后、清、擦音。
  发音时舌尖与硬腭前部中间留一条缝隙,软腭和小舌翘起,堵住鼻腔通道,肺部呼出的气流通过喉头,但不振动声带,到达口腔,从缝隙间摩擦而出。例如“深山”、“熟睡”。
r []舌尖后、浊、擦音。
  发音时舌尖与硬腭前部中间留一条缝隙,软腭和小舌翘起,堵住鼻腔通道,肺部呼出的气流通过喉头,振动声带,到达口腔,从缝隙间摩擦而出。例如“如若”、“仍然”。

  评论这张
 
阅读(321)| 评论(0)

历史上的今天

评论

<#--最新日志,群博日志--> <#--推荐日志--> <#--引用记录--> <#--博主推荐--> <#--随机阅读--> <#--首页推荐--> <#--历史上的今天--> <#--被推荐日志--> <#--上一篇,下一篇--> <#-- 热度 --> <#-- 网易新闻广告 --> <#--右边模块结构--> <#--评论模块结构--> <#--引用模块结构--> <#--博主发起的投票-->
 
 
 
 
 
 
 
 
 
 
 
 
 
 

页脚

网易公司版权所有 ©1997-2018